歡迎

這裡擺置圖文大多是朋友的分享,或者是網路資源,絕不作商業用途。如果有逾矩了,請不吝留言提醒。也歡迎您的分享。

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感動腦


這篇文章轉貼自 這裡

《感動腦》成功秘密:丟掉密密麻麻的人生行事曆 

  
《感動腦》 成功秘密:
丟掉密密麻麻的人生行事曆
作者:茂木健一郎  
出處:Web Only 2010/03

愛因斯坦、牛頓、海明威...
.他們為什麼能這麼有創造力,
改變整個世界?因為他們有「感動腦」。

本週「名人讀書會」
推薦天下雜誌出版的新書《感動腦》,
帶你看見人生各式各樣的可能,
現在就丟掉密密麻麻的人生行事曆,
拋開工作和人生煩惱,
徹底「感動」一下吧!

為了要發自內心品味感動,
再藉此開拓腦的可能性,
沒有從容放空和空白的時間果然是不行的。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空間,
才可能有更多自覺的機會。

然而當我們面對現實時,
發現很多人每天像陀螺般過著忙碌的日子。
其中公事繁忙自不待言,
連私事也忙得不可開交,
翻開行事曆總是密密麻麻一團黑。
簡直就像深怕行事曆出現空白一樣,
安排了過分緊湊的行程。

我在英國留學期間,
認識了一種名為空白年(gap year)的概念。
在英國,高中畢業後到進大學之前,
約有一年的時間不隸屬於任何學校。
這一年既不是高中生,
也不是大學生,當然更不是重考生。
反正這段期間的時光可以隨意安排,
依據自己的意志從事志工活動、
或環遊世界皆可。

那麼,自己試著做做看如何?
就算空白年不可能實現,
換成空白天(gap day)說不定可行。
再進一步說,可以試著在一天之中
挪出空白小時(gap hour),
把永遠隸屬於團體組織裡的想法
稍微擱在一旁,
想著今天和公司無關。就這一個小時,
我不是○○公司的人。
透過擁有這種自由意志,
平常不使用的腦會因此而開始運動。
請你挪出從公司腦轉變成個人腦的時間。
試試看吧!

努力提升腦的經歷

從現在起,
要把全心全意提升腦的經歷當作目的。
只要活著的一天,腦就會不斷成長。
即便身體動不了了,
如果鍛鍊方法得宜,腦還是會持續地進化。
不使用這個上天賦予人類的美好能力
絕對吃虧,
因此你要拋棄為了金錢和工作
而使用腦的觀念。
為了豐富自己的人生,好好使用它才是上策。

正因如此,「感動」更顯重要。
請你試著稍微改變立場與視線。
因為以前在上班時代看不見的感動,
其實在你生活週遭到處都是。
藉由一個一個撿拾起來,
理應能夠遇見至今從未有過的豐富人生。

人生可以有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

如果從腦的組織來說,
沒有空白就無法產生創造力和感動。
這已然成為腦科學界的常識。
可是日本社會至今
仍舊害怕履歷表裡留有空白。
我認為為了重拾感動,
日本人有必要慢慢地修正這種想法。

當我談到空白年的話題時,
總會有人說「你在說什麼?茂木先生。
在日本,
大學時代就有四年的空白年不是嗎?」的確,
大學時代很自由,想做什麼都可以。
但是其實我們心裡某處
是被身為大學生的安心感包覆著。
而真正的空白是帶有不安膽怯的。
忍受這樣的不安,感動才會更為深化。

打個比方,你一個人在陌生的國度旅行,
語言不通、也不知道路該怎麼走。
就在你不安無依之際,
一個素昧平生的人對你釋出善意,
即使這個善意微不足道,
你還是會深受感動吧!
正因為有如此的不安膽怯及未知的部份,
所以才稱得上是空白年。

所謂的安心感非常重要。要是成天無依不安,
人是很難承受得住的。
但是反過來,要是被安心感團團包圍,
生活得過於安然自在,感動也會日益淡薄。

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好多年後,
自然就會產生安心感。
每天上班都走在習慣的路上,
到了公司有很多朋友作伴,
那些朋友甚至比家人更瞭解自己。
然後坐在自己習慣的辦公桌前,
處理著和昨天一樣的工作。
上述情況確實不會感覺到任何不安
,但感動也無從產生。

相同的人際關係中,
重複的都是相同的對話內容,
如此情況下不會有緊張感,
也無法產生創意思考。
新進員工的時期,
每次碰到新工作都會滿懷感動,
可是在日復一日的循環反覆中,
新的感動漸漸徹底失色。

話雖如此,
我並不是鼓勵各位要辭職或另謀高就。
重要的是,即使在同一家公司裡,
仍舊要時常抱持著面對新事物的意識。
要靈活運用這種關係,
勿僅僅滿足依附於團體組織。
藉由思考公司不等於自己、
公司不過是自己人生的一小部份,
正面的不安和膽怯會因此產生。
不安和膽怯絕非都是負面的,
藉由抱持著這些態度,每天都會產生感動。

戰後的日本人拚死命只為了生存。
那時認為為了能夠安心生活下去,
走在終身僱用的軌道上是最好的選擇。
於是大家都不會中途下車,
一直坐到退休的終點站。
而且努力著試圖坐進那些
名為部長或董事的綠色車廂。
這大概是當時幸福的一種形式吧!
可是,如果從感動原本可以擁有的幅度來看,
我們不得不說
這種生活方式的感動幅度實在是太狹隘了。

我曾經見過一位住在夏威夷的畫家,
他移民到夏威夷後每天畫著自己喜歡的畫,
然後一邊賣畫,一邊環遊世界。
他不被任何外物束縛,
把每一天的感動都描繪在畫布里,
過著令人稱羨的生活。

當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像他那樣的生活。
即使是我,要是有人跟我說
「那你就辭掉現在的工作,
生出空白年來做研究啊!」
或許我也是會瞻前顧後、下不了決定。
每個人都會有想要維持現在生活的心情,
這是天經地義的。

但是我希望大家也能夠
抱持著一些現在的生活並非全部的態度。
人生有各種選擇,
不單是硬扒著現在的公司或工作不放,
自己可以選擇自由自在地度過人生。
我認為常保這樣的心態,
是連結感動的不二法門。

本來所有的人都擁有更大的可能,
但是往往我們都不自覺,
導致無法充分善用人類腦中擁有的潛在能力。

生活方式絕非只有一種。
有人嘗試著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
自己的人生也有各種可能,
我認為永遠抱持這樣的心態是最重要的。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40463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很棒的一封信

香港電臺知名主持人梁繼璋曾給兒子寫過一封信, 這封信很快流傳於各大網站, 很多父親看後感觸很深,我覺得不只給兒子, 其實適合所有人看!


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送給兒子的備忘錄
我兒:寫這備忘錄給你,基於三個原則:

(一)人生福禍無常,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 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

(二)我是你的父親,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三)這備忘錄記載的,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回來的體驗, 可以為你的成長省回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記住的事:

(一)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一生中, 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媽媽。至於那些對你好的人, 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請多防備一點,因為,每個人做每件事, 總有一個原因,他對你好,未必真的是因為喜歡你, 請你必須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將對方看作真朋友。

(二)沒有人是不可代替,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看透了這一點, 將來你身邊的人不再要你,或許失去了世間上最愛的一切時, 也應該明白,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暫的,今日你還在浪費著生命, 明日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 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生命。


(四)世界上並沒有最愛這回事,愛情只是一種霎時的感覺, 而這感覺絕對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如果你的所謂最愛離開你, 請耐心地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澱, 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 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五)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沒有受過很多教育, 但並不等於不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 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興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謹記!

(六)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 同樣地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 我的責任已經完結。以後,你要坐巴士還是Benz(賓士), 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

(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 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你怎樣對人, 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 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八)我買了十多二十年六合彩,還是一窮二白,連三獎也沒有中, 這證明人要發達,還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並沒有免費午餐。

(九)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 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引自: winy11部落格

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人生比數字 還不如比故事


人生比數字 還不如比故事
彭懷真/
康健雜誌61
教育部公布各校研究的成果,引發政大等校激烈地反彈。學術圈日漸重視研究教學的成果,代表某一項研究成果的SSCI被放大了,各種統計數字成為我們這些社會科學領域的老師不得不面對的夢魘,在這些方面的積分不高甚至沒有積分,就可能被認定為「輸家」,不該在這行繼續待下去。